English

略说“实至名归”

1998-04-06 来源:光明日报 金开诚 我有话说

我在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时,没有想到自己大半辈子会在这里经磨历劫,安身立命。现在欣逢北大百年校庆,想想自己竟能作为本校的一个成员,亲身经历北大百年历史中将近一半的不平凡岁月,真可谓不虚此生。

我曾多次听前辈先生们说过“实至名归”这句话。有些先生说到此话,还有所评析与发挥。我由此感到先生们对学术界人士的成名问题是有过思索的。但那时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有关成名成家的问题实在不便多谈。

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已变得简单明了。即一个国家应该有些名牌大学,而名牌大学又必须有些著名学者。这不仅是事理之所必然,也有利于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树立高品位的文化形象;并且,发挥“名人效应”的作用,也往往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既然如此,成名成家的问题也就值得去想一想;而想来想去,总觉得还是老话“实至名归”言简意深,是概括了丰富人生经验的至理名言。

我觉得北大百年中出现的几代学者,虽然并未人人都表明对“实至名归”的看法,但大多数却是照此行事的。主要表现就是肯下实实在在的工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我现在只想说说治学上的两种“升华”的表现:

其一要从一件小事说起。六十年代前期,我曾为先师游国恩先生到北京城里买了一架黑白电视机,游先生说:“你以后可以到这里来看电视。”于是我就去看了几次,发现先生本人从来不看电视;有一次我走进书房请他出来看电视,他说:“看一晚上电视太费时间,不如看点书。”我说一点娱乐都没有,那也太苦了。他却说:“看书做学问更有乐趣。”从那以后,我就不好意思再上他家看电视。他所说的“看一晚上电视太费时间”,这话直到如今仍对我有影响。但我认为更有意思的是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我常想,做学问固然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如果毫无调剂,只是勤与苦,恐怕做一个学人就太难了,多数人是办不到的。可是,如果勤苦治学本身就让人感到很有乐趣,那就是一种“升华”,也是人们只要坚持治学便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其二,北京大学有一批被公众视为“学术泰斗”的人物。但在几年前,老友某公曾对我说:“一个人成了‘泰斗’,便不要再做学问;不做学问反而更能保持声名。”他还以几个世界拳王为例,说有的人“见好就收”,故而得保荣名至终;而有的人实力衰退了还想夺标,结果被打得狼狈不堪。我对拳王的看法,与此公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对治学的看法,却与此公很不一样。这主要就因为我亲眼看到北大的“学术泰斗”,差不多个个都把学问做到生命的最后。至于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声名的保持,则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我对这种精神是衷心钦敬的。

有一次我问周培源先生,公务和社会活动如此繁忙,为什么还要去领科研题,带研究生?周老笑笑说:“这就叫自不量力。我总不习惯离开学术工作,搞点科研好像已经成了一种需要。”我想,把治学视为“需要”,这显然又是一种“升华”的表现。每当我想起周老这些话,脑海里总是同时浮现生活在燕园之中的陈岱荪、冯友兰、朱光潜、王力等先生为学术研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形象。而至今健在的季羡林、张岱年、林庚等先生,则犹如苍松翠柏,把生命之根深深扎入书山学海,学术探索的意志老而弥坚!

我回想前辈先生们谈到“实至名归”,大致有两种用意。一种用于肯定,例如说:“做学问只要坚持努力,取得实际成果,自然而然就会有相应的声誉,这就叫实至名归。”另一种用于批评,例如说:“有的人不踏实用功,却急于求名,他不懂实至才能名归,这是勉强不来的。”这两种用意,对人都有教益。

北京大学百年历史在学术上的表现,充分证明“实至名归”的前一种用意是完全可信的;这就是说,几代著名学者都是遵循“实至名归”的法则,取得了与其造诣和成果相应的声誉;而这也是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为名牌大学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人们通过总结经验,理应进一步加深对“实至名归”的信念;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继续按这一普遍有效的成功法则去做,使北京大学从整体到个人都能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自身价值。

但与此同时,“实至名归”的批评性用意,现在却也应该引起北大师生的警惕。北大不是在真空中办学,任何时候都难以避免对社会风气的感应与反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在社会“名利场”中相当多见的某些消极现象,在北大也已经有一定的表现。

现在社会上有种种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诸如弄虚作假、包装充气、制造轰动效应等欺世盗名的行径,也果然造就了一些“泡沫名人”。这就必然产生腐蚀作用,败坏社会风气;使定力欠缺的人以为世上自有种种捷径,何必去走“实至名归”的艰难里程?这种风气和心态对北大也不是全无影响。例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情况都并未根绝,别的消极现象也不无苗头。但是,北大历来有重视学术道德和谨严学风的传统,一定能够起到拒腐消毒的作用。相信北京大学在未来的峥嵘岁月中,不仅将取得更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而且在弘扬学术界的清正之气方面也将无愧于令人肃然起敬的前辈先生!

作者简介

金开诚,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4年调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